乐文小说网 > 大明:我的姐夫叫朱标大结局 > 第354章 得居高位者,无一是善茬

第354章 得居高位者,无一是善茬


扫视着一双双饱含赤诚和热忱的目光,虽不知有几分真假,朱标到底展开了符合百官期待和熙微笑,如百官梦中所望的那般,与吏部衙门内的这些基层属官一一照面,不时说上两句勉励的话。

  甚至于,还准确的说出了几个从老朱口中了解的,吏部基层属官中,几名兢兢业业办差的“压舱石”。

  当这几名“压舱石”从太子口中听闻,自己被当今陛下点名称颂时,那阵几欲喷涌欲出的自豪,瞬间充血了他们的面颊,恨不得当场就给太子殿下表演一个士为知己者死。

  就更别提一旁看着他们羡慕到眼睛都红了的同僚了。

  同朝为官,汝何秀。

  一圈生面孔认下来,随侍的太监端也来了行辇,让朱标落座。

  朱标摆了摆手。

  示意吏部衙门的属官们都坐下,不必太过拘谨。

  “自圣旨入宫,令孤主持秋闱及田亩清丈事宜,孤便有来六部五寺与群臣会面,欲群策群力,磋商一个妥善的预案的打算。”

  “一是需要照顾朝中赖田租维系生计的基层官员,不能让父皇与孤的臣子尽职尽责,到头来还削减了一家老小的生计。”

  “二则尽力削减田亩清丈对百姓秋收和来年春耕的影响。”

  “奈何这几日政务繁忙,拖到今日,才挤出些时间到六部五寺来看看,吏部衙门是第一站。”

  “汝等若是有难,或是遭受不公,打压排挤之事,都可奏来。”

  听完朱标的话。

  吏部衙门的臣属中,不少人都面露感动之色。

  太子殿下记得他们。

  还记挂着他们一家老小的生计。

  原本许多被撺掇组织起来,给东宫臣属们使绊子的官员不禁心生惭愧。

  更有甚者面露懊悔。

  太子殿下如此公正贤明,早有对他们这等基层官员善后安置之念,若不是这几日听了那些糊涂蛋的鬼话,给太子殿下平添了许多麻烦。

  他们是不是早就可以吃下这颗定心丸了,何至于白白提心吊胆这么多天。

  都怪那帮试科举出身的泥腿子。

  官场也是有鄙视链的。

  京官比地方官天然高半级亦是自古常例,自带背景的举荐官员永远会比举贤官员更受重用。

  正经科举出身的官员素来瞧不上恩科出身的官员。

  这也是六部五寺臣属,为何会与东宫试科举出身的臣属相看两厌的原因。

  奈何朝廷实在缺人。

  这些往日没有出身,没有背景的寒门仕子骤居高位。

  虽然经历了六部五寺的“岗前培训”。

  但在“六部五寺”没有得到好脸色,于是抱成一团,缩进东宫自成一统,又有鱼龙混杂之辈,假着“太子”威名,狐假虎威,掉过头就开始针对“岗前培训”中与之冲突或结怨的六部五寺基层官员。

  短短两三月,不知明里暗里给他们使了多少绊子。

  往日他们也不知道真伪。

  又见太子殿下监国,“一朝天子一朝臣”,任用着自己选拔出来的“亲信”在所难免,只能忍气吞声。

  今日被太子殿下一夸。

  虽然被夸的不是自己,却总算也给这几月来姥姥不疼舅舅不爱,最总是干着“最脏最累“活的他们一个“交代”了。

  太子殿下还是一碗水端平的。

  一些苦水便如鲠在喉,不吐不快了。

  可还没等他们张口,一位身穿绯袍,面色带着虚白的老叟便在左右侍郎的随同下,紧赶进来吏部衙门中。

  看见朱标,便忙行礼道:“殿下来访,臣刘崧接驾来……”

  “刘大人免礼,此行,是孤贸然而来,也想听一听六部五寺臣属的心声,故而没事先通知,怪不得刘卿。”

  “来人,赐座。”

  看着“恰到好处”出现,打断了吏部臣属与自己的交心刘崧,朱标审视的目光在他身上一扫而过,其个人履历也在他心头浮现。

  刘崧,江西泰和人。

  自从聪敏好学,五岁能背诵日记数千言,七岁能赋诗。十六岁便已教学,十九岁,便已有行省举荐其任山长(类今大学讲师,教授)。

  至正十六年中举,洪武三年被举荐为明官。

  先是在兵部任职,到地方征粮时,不畏艰难,就职地方,也轻刑省事,曾屡次上书,请求轻薄租赋。

  还曾因此得罪了胡惟庸,因而下狱。

  然其不争不抢,始终持正守节。

  今岁又被起复。

  先任礼部侍郎,四月又升吏部尚书。

  在朝中和地方都颇有名望。

  今岁已年逾花甲,且身有微恙,小朱此行是为了收心,又是私下会晤吏部衙门,便省去了许多繁文缛节。

  “谢殿下。”

  “不知殿下此番考察吏部,可有臣下缺漏或不周之处?”

  这忽如其来的一问,让整个吏部衙门顿时噤若寒蝉。

  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在了刘崧身上。

  心头几乎都蹦出同一个念头。

  他怎么敢的?

  什么是君?

  君便是百无禁忌。

  碰上强势的,百官充其量就是君主之家臣。

  哪有君主被家臣龇牙的。

  换做一个有脾气的君主,就算你是吏部尚书,今日也可治一个大不敬之罪。

  然而,朱标对此只是坦然一笑。

  “刘卿何出此言。”

  “孤今日来,就是巡视六部五寺,与群臣施恩的。”

  “臣斗胆,敢问殿下,为何施恩?“

  吏部臣属们都咽了口唾沫。

  一双双眼眸里都流露出忐忑乃至惶恐之色。

  不是,尚书大人你要疯啊。

  朱标的脸上依旧流露着温润的笑。

  好似完全不在意刘崧的冒失,开口解释到:“为田亩清丈,减损了一家生计用度的群臣施恩。”

  刘崧闻言,又从椅子上起身,冲着朱标躬身拱手道:“此举欠妥,还请太子殿下慎重考虑。”

  “哦,刘卿此言何解?”

  “田亩清丈施行事关大明子民,需要面面俱到,尽善尽美,群臣亦是大明子民,若孤不慎,不提前照顾好群臣家小,短了一家生计,岂不影响大明国策之施行?”

  “刘卿以为呢?”


  (https://www.lewenwuxs.com/3904/3904151/10297574.html)


1秒记住乐文小说网:www.lewenwuxs.com。手机版阅读网址:m.lewenwuxs.com